兰台世界


档案要闻

历史一页

  • “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与东北地区的历史档案(一)

    佟永功;

    <正>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国立沈阳博物院筹备委员会"(以下简称"沈博筹委会"),成立于1947年1月1日,至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仅存在1年又10个月,

    2009年17期 No.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基督新教之瞽童养教事业在近代广州的实践

    方靖;

    <正>近代基督新教入华伊始,就更多地关注社会问题,教会教育即是这种思想的典型代表。教会教育不仅涵盖了幼稚园、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而且涉及对障碍

    2009年17期 No.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3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3 ]
  • 1932年上海新站之争

    黄华平;

    <正>近年来,学界在铁路史方面的研究成果非常丰富,但在铁路征地方面的探讨少之又少,且就国民政府铁道部时期上海新站的筹议与圈地之争尚无专文论及。有鉴于此,文

    2009年17期 No. 4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9K]
    [下载次数:7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40 ]
  • 中国古代战争的演变对军队身体训练和技击格斗术的影响

    刘宜祥;

    <正>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战争始终陪伴我们左右。中国的历史其实就是一部战争史,它伴随着朝代的更迭向前发展。在冷兵器时代的中国古代战争中,短兵相接成了双方将士最常见的对抗,因此士兵身

    2009年17期 No. 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2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4 ]
  • 抗战中交大学生投效海军始末

    荣正通;

    <正>弱小的民国海军在抗战初期便损失殆尽,陷入无舰可用的困境。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国民政府利用同盟关系,向英美两大海军强国寻求援助,力图重建海军和协助盟国对日作战。从1942年的赴英美实习参

    2009年17期 No. 46-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6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开历史先河的上海女子体育运动对社会风气的影响

    刘媛;刘合成;

    <正>女子体育体现社会进步,在身心两方面促进妇女的解放,民初,女子体育盛行于上海社会,对上海社会风气尤其是女性风尚产生了深刻影响,笔者好奇于这种现象

    2009年17期 No. 47-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8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3 ]
  • 战火中损毁的民族记忆——浅谈社会动荡对档案的影响

    于晓倩;

    <正>中国历史上分分合合不断,政权更迭频繁,免不了鼓角争鸣战火纷飞,从而使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唇亡齿寒,社会不安定,档案自然没有良好的保管条件,许多珍贵

    2009年17期 No. 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唐代丰城罗山书院的历史意义略论

    蔡慧琴;

    <正>2008年5月,地方文化工作者在江西丰城发现了一篇撰于唐大历六年(771)的《罗山书院记》。有媒体根据《罗山书院记》的有关资料,认为"创立于公元771年的丰

    2009年17期 No.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K]
    [下载次数:1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88 ]
  • 对唐代体育文化衰落的思考

    吴小花;

    <正>唐代体育在多文化背景中自由的发展与传播,以其开展的广度、深度和力度将中国古代体育推向了高潮。但是唐体育文化的繁荣为什么未能维持很长时间,许多红极一时的体育项目最终走向衰落的文化根

    2009年17期 No. 53-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2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46 ]
  • 唐朝历代皇帝的马球情结

    王晋;

    <正>马球运动源于波斯,经由丝绸之路传至中国。马球是高超的骑马术与灵活的击球术相结合的运动,因此"本为军中之戏",具有习武作用。

    2009年17期 No.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44 ]
  • 上海公共租界城市规划法的内容与利用

    牛锦红;

    <正>上海公共租界设立后,列强利用清政府官员的昏愦无知,很快侵夺了中国在租界的立法权。公共租界指定的法规主要有基本法、行政法规两个方面。基本法和行政

    2009年17期 No. 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0 ]
  • 清初“圈地运动”评析

    王香莲;

    <正>清军入关后,清朝统治者大规模把北京周围500里内汉人的土地圈占给八旗将士,推行"跑马圈地"。笔者拟就清初圈地的历史背景与动因、发展进程与趋向以及圈地的意

    2009年17期 No. 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3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0 ]

寻珍归宝

  • “纸灰档案”的神秘面纱

    张菁华;

    <正>它只是漆黑的纸灰,但上面却写满日文。它看起来很不起眼,却是全国唯一一份依稀可辨的文字,记录日军侵华罪恶。这份特殊的档案,有一个恰如其分的名字——纸灰档案,我国目前发现的保存完好的纸

    2009年17期 No. 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3 ]
  • 在烈火中永生——大连抗日放火团档案

    于佳;

    <正>在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大连有一个充满传奇色彩的抗日放火团。他们烧日军仓库、工厂,点燃了熊熊的反抗之火,不熄的爱国之火。在大连港,有一块锈迹斑驳的大铁牌:"三二二场‘抗日放火团’火烧日

    2009年17期 No.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7 ]
  • 八张明信片拼成大连市全景图

    李文鹏;

    <正>在大连民间,散落着许多反映城市历史发展变迁的珍贵资料,尤其是收藏界人士手中积累了丰富的资料。自2006年启动大连"城市记忆工程"以来,市档案馆多

    2009年17期 No. 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2 ]

学术争鸣

  • 不能对档案馆的文化性过度解读

    宗培岭;

    <正>每当谈起档案馆的基本属性时,档案界多数人会认为是文化性,其理论依据可能主要是《档案法》中所称"中央和县级以上地方各级各类档案馆,是集中管理档案

    2009年17期 No.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7 ]
  • 网络时代上级文件不归档之独解

    王仁秋;

    <正>在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日趋成熟的今天,上级文件基本上可以不归档。这种问题处理好了,既可以减轻档案鉴定工作的难度,又会给档案工作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2009年17期 No. 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新动态

业务交流

  • 将高校“三色档案”引入“三困”生管理的思考

    刘彬霞;

    <正>"三色"档案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的"三困"生群体日益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三困"生特指学习困难、经济困难

    2009年17期 No. 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40 ]
  • 电子档案:解决大学生弃档现象的有效途径

    王欢;

    <正>一、大学生弃档的社会原因1.人档分离。对于已就业的毕业生档案一般有两种存放方式。一是把档案转至有人事管理权的单位,国家机关、国有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其他各类非公企事业单

    2009年17期 No.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8 ]
  • 谈档案翻拍的技巧

    李运峰;翟琪;

    <正>由于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的长久性与档案制成材料使用的有限性这一基本矛盾以及为满足档案提供利用的需要,对档案采取再生性保护措施是不可避免的,翻拍就

    2009年17期 No. 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4 ]

利用服务

工作研究

  • 浅谈企业印章档案及其管理

    傅红峰;

    <正>印章档案是一种有着特定名称和载体形态、有着特殊的形成规律和整理、保管要求,具有独特的收藏和利用价值的专门档案。停用的印章和其他档案一样具有历史

    2009年17期 No.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 聘用制与高校人事档案管理

    任胜云;杨秀平;

    <正>根据国家关于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的政策,高校推行聘用制成为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通过实施聘用制,实现用人制度的公开、公平、公正,实现人事管理由

    2009年17期 No.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7 ]
  • 石刻档案综论

    郭昊;

    <正>众所周知,石刻档案在我国档案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至今日,石刻档案仍然出现在日常生活中,因此它的价值和作用是不可小觑的。本文主要从石刻档案的形成与发

    2009年17期 No. 36-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7K]
    [下载次数:4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30 ]

现代化管理

  • 档案现代化管理妙用汉字识别技术

    张晓君;徐冰;

    <正>汉字的计算机处理是关系到我国信息事业发展的头等重要事情。从汉字操作系统,汉字的显示、输出、存储到汉字的检索无不围绕着计算机的汉化而进行。汉字输

    2009年17期 No. 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3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 上海浦东新区实现视频影像资源共享

    <正>为拓展工作平台,形成工作合力,推进"浦东记忆工程",今年7月起,上海浦东新区档案局与新区有线电视中心建立了浦东视频影像资源合作共享模式。

    2009年17期 No. 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名人档案

  • 浅谈梁启超对史料的辨伪方法

    常兰会;

    <正>一、辩证的辨伪方法论1.质疑最先、最近原则的方法论。梁启超对史料的方法论研究时还注重对其方法的辩证统一,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梁启超认为对于同一史迹和史料矛盾时,当何所适从耶?论原则,自当以最先、最近者为可信,是

    2009年17期 No. 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4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6 ]
  • 贺龙元帅的体育奇缘

    费薇娜;

    <正>一、贺龙与生俱来的体育性格1896年3月22日,贺龙诞生于湖南桑植洪家关的一个农民家庭,也是这一年,第一届奥运会于4月6日至15日在希腊

    2009年17期 No. 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23 ]
  • 圣人籍古以传道——谈孔子对档案的利用

    李翠屏;

    <正>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孔子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伟大人物。他以其闪耀着人文精神的思想学说、

    2009年17期 No. 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8 ]
  • 蔡元培的大学生社会责任观之流变

    肖颖;

    <正>蔡元培(1868-1940)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学贯中西,通晓日、德、法、英诸国语言,多次游历欧美,并相继出任中华民国第一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南京国民政府大

    2009年17期 No. 29-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29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8 ]
  • 胡适与我国早期的古籍索引编制

    梁丽;

    <正>胡适先生是一代学术大师,他一生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各个方面均取得了可观成就,其影响至今无人企及。特别是胡适于上世纪20年代提出的"整理国故运动",对我国早期古籍索引编制的发展有

    2009年17期 No. 30-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9 ]
  • 陈毅和他在南方的三年游击战争

    吕富彪;

    <正>1934年10月,由于中共临时中央"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导致了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率领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离苏区,实

    2009年17期 No.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2 ]
  • 李文衡及其所藏珍品解析

    袁佳红;

    <正>李文衡先生祖籍天津,其父1897年来重庆,后开设洗制猪鬃厂。1952年,李先生积极响应党的号召,把所藏的四万余册古籍全部赠送给重庆图书馆。

    2009年17期 No. 35-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2 ]

外国档案动态

  • 第二支志愿者队伍奔赴科隆抢救档案

    杨太阳;

    <正>很多档案专家今年都将德国科隆作为自己休假的目的地,他们此举并不是为了去参观世界文化遗产科隆大教堂,而是为了向在灾难中受损的科隆档案

    2009年17期 No.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2 ]
  • 美国家档案馆遗失大量藏品

    <正>美国媒体2009年7月4日报道,美国国家档案馆多年来失窃大量珍贵历史档案和其他收藏品。美联社报道,过去数十年间,国家档案馆设在

    2009年17期 No.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6 ]
  • 俄罗斯向奥地利归还历史档案

    刘钢;

    <正>利外到交访部的将俄一罗个斯档外案长夹拉交夫给罗奥夫地6利月外2长3施日平在德奥勒地格,象征着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流落到苏联的奥地利历史档案正式物归原主。在随后举行的新闻发布

    2009年17期 No.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76 ]
  • 美政府部门意外公开核密件档案

    <正>美国《纽约时报》2009年6月3日报道,一份涉及美国核项目的保密报告6月1日惊现在一家政府网站上,暴露了包括美国核储备地点在内的重要核信息。"联邦政府错误地公开了这份266页的报告。"

    2009年17期 No. 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档案与社会

  • 六张老照片拍价近百万

    刘鹏;

    <正>2008年4月29日下午,三张拍摄于1875年的圆明园老照片和三张颐和园老照片在北京华辰2008年春季拍卖会上,以10万元起拍,经过多个回合的竟拍,最终

    2009年17期 No. 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9 ]
  • 14名大学毕业生档案集体丢失致命运被改变

    <正>榆林市吴堡县是陕北的一个穷县。伴随王进东、宋爱伟等14名吴堡县青年长大的,是窑洞、黄河和吃不完的土豆。当然还有一样东西,不仅伴随他们,

    2009年17期 No. 58-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6 ]

兰台纵横

  • 也谈中国现代档案学产生的条件

    张金凤;

    <正>"从学科发展的历史上看,具有合理的初始状态,只能使一门学科的形成发展成为可能。要使可能转化为必然,还需要一定的环境因素。

    2009年17期 No.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7 ]
  • 《史记》与档案

    李波;

    <正>《史记》原名《太史公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同时也是记述中华民族文明史的一部鸿篇巨制。司马迁撰写《史记》时,除了以亲身游历大量求证史实外,更多的是对先秦文献和"石室金匮之书"的皇家档案

    2009年17期 No.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5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2 ]
  • 从军人管理心理学看岳飞

    于丽玲;

    <正>岳飞是南宋有名的"中兴四大将"之一,所经历的大大小小的战役有一百多场,几乎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并且很多时候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

    2009年17期 No. 62-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33 ]
  • 考古档案学初探

    陈民镇;

    <正>谫陋所闻,目前学界尚没有论者有"考古档案学"的提法。关于这一交叉学科的提法,其是否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尚待今后工作实践的检验。笔者认为,有必要将档案

    2009年17期 No. 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9K]
    [下载次数:1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1 ]
  • 从学校照片档案看海外爱国人士的赤子之心

    张韵;

    <正>翻开仲恺农业工程学院照片档案,那一张张珍贵的照片承载着我校的沧桑历史,记录了学校从无到有、自小而壮、日益发展的步履和轨迹。在帧帧满载爱国热忱

    2009年17期 No. 65-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3 ]

文史知识

  • 唐朝科举制度的完善

    盛研;

    <正>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朝,完备于唐朝。隋朝统一全国后,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

    2009年17期 No. 6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3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52 ]
  • 中国古代的监察制度

    刘丽;

    <正>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是封建王朝为监察政府官员,维护统治秩序,保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而设立的制度。监督法律、法令的实施,维护国家法律、法令的统一,参与并监

    2009年17期 No. 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4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3 ]
  • 辽宁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历史沿革(九)

    王天成;

    <正>1206年蒙古族领袖成吉思汗建立蒙古汗国后,到1271年忽必烈(元世祖)建立元朝。1279年灭南宗。蒙古国初起时,各据一方的金、夏、西辽、宋、大理、吐蕃等政权,经成吉思汗、窝阔台汗、蒙哥汗

    2009年17期 No. 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文博考古

  • 张三丰与太极拳考辨

    冀晓斌;

    <正>一、张三丰考张三丰,懿州(今湖南芷江县)人,名全,一名君宝,字三丰,是元末明初道教首领,行游四方,曾在湖北太和山(即武当山)结

    2009年17期 No. 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51 ]
  • 朱仙镇木版年画考略

    宋广林;

    <正>一、朱仙镇木版年画演化轨迹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是与民俗紧密结合的生活艺术,是集体智慧与民族文化的结晶。朱仙镇位

    2009年17期 No. 71-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K]
    [下载次数:1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39 ]
  • “南方丝绸之路”的古驿站——登相营

    刘浩;

    <正>"南方丝绸之路",也称"蜀身毒道",它贯穿川滇两省,连接缅印等国,至公元前4世纪的先秦时代开始,经过历代民间和官方的开拓、扩展、延伸,历时2000多年,是

    2009年17期 No. 72-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55 ]
  • 广宗县房屋建造的习俗

    王剑钊;王计永;

    <正>在广宗,宅基多为长方形,以东西为长,南北为短者居多,建宅忌缺角,谓之曰"缺宅"。旧时,居住习惯多为四合院,以北居为上正房,配之以东西厢房,南面为厦子,街

    2009年17期 No.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3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6 ]

档案揭秘

文史探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