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思雨;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国档案馆以青少年作为服务对象,积极开展档案教育活动。文章首先梳理我国档案馆青少年教育活动的主要形式,明确我国档案馆进行青少年教育活动对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培养档案意识起着重大作用;立足新闻案例和网络调研,提出我国档案馆进行青少年教育活动建设路径,包括内容设计针对化、教育形式体验性和教育活动品牌化。
2022年04期 No.594 29-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14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王睿熙;
“双万计划”为档案学一流专业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在“双万计划”的推动下,档案学本科专业需要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改革,大力开展课程思政教育、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创新实践教育,进行教研融合模式改革、课程设计改革等,促进档案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提升档案人才培养质量。
2022年04期 No.594 33-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8K] [下载次数:3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轩胜宇;
通过对国内绿色档案馆的理论及实践研究进行分析,了解绿色档案馆的发展现状,并提出促进绿色档案馆可持续发展的意见,以适应我国绿色发展的需要。文章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分析的方法,在梳理国内关于绿色档案馆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在绿色档案馆建筑上的一些典型案例,分析各自存在的建筑特色和亮点,从加强新技术的应用、重视部门及相关主体的合作以及提高增强工作人员环保意识三方面,对未来我国绿色档案馆发展和建设给出重要启示。
2022年04期 No.594 36-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6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邵婧;许宁;杜茹娟;
档案宣传是档案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档案工作的始终。在高校智慧档案馆建设研究中,更应注重档案宣传研究,通过分析档案宣传的意义,讨论档案宣传的对象,探索档案宣传的重点,改进档案宣传的方法,思考档案宣传应注意的问题,以期为高校档案工作赢得领导重视,获取内设机构支持,增强师生员工兴趣,提高社会档案意识,为推动档案工作的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参考。
2022年04期 No.594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80K] [下载次数:3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王钰怡;张桂璇;王佩娜;
“十四五”规划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档案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档案馆提供优质的档案文化体验服务,是保障公众基本文化权益的有效途径之一。近年来,公众对档案文化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大,档案文化营销也渐渐发展。通过调研公众对档案文化功能的需求和档案文化惠民服务之间的关联,探索新时代档案文化惠民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解决方案,促进档案文化事业进一步发展。
2022年04期 No.594 45-4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23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诚;於菊红;康雨培;丁瑞琪;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的正式颁布实施对科研院所档案工作提出了诸多新的要求,为加强档案管理,规范档案收集、整理工作,有效保护和利用档案,提高档案信息化建设水平,结合新《档案法》的变化和科研院所档案工作实际系统阐述了新《档案法》对科研院所档案工作的影响。文章首先分析了科研院所档案工作的特点,以此为基础,从档案管理制度的制定、档案人才培养、档案开放和服务方式的创新、档案文化资源的挖掘、档案信息化建设五个方面具体阐述了新修订的《档案法》对科研院所档案工作的影响,以期提高科研院所档案管理和服务水平,推进档案管理体系和管理能力的现代化。
2022年04期 No.594 49-5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38K] [下载次数:2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虹羽;
本文以土壤污染调查为案例,制定了调查路径,构建了环保档案对土壤污染调查的影响因素模型,探究了不同年代建厂企业环保档案的完整性及其对土壤污染调查结果的影响,分析了档案资料缺失的成因,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旨在强化企业环保档案管理意识,提升环境污染调查的精准性。
2022年04期 No.594 52-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0K] [下载次数:9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汪倩秋;
随着高校“三全育人”的大力推进和“后扶贫时代”的来临,高校扶贫档案中所包含的文化蕴涵愈发重要,其育人理念得以更新,功能也得到了进一步拓展。在此背景下,本文通过提出加强档案基础资源建设,建立高校扶贫专项档案库,多路径拓宽扶贫档案育人渠道,从而构建了全员、全程化、全方位的扶贫档案育人体系,赋予了高校文化工作新的生命力。
2022年04期 No.594 55-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6K] [下载次数:2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赖雯;曹逸寒;
本文从档案视角对党史文化传播的内涵进行阐释,并提出党史文化传播的机理,包括拿起档案武器反击历史虚无主义、依托档案叙事凸显人民主体性。通过多档案叙事丰富党史文化传播内容、多部门联动完善党史文化传播机制、多媒体融合构建党史文化传播体系等几个方面探索党史文化传播的路径,打造高品质党史文化传播产品,扩大党史文化传播的范围并增强党史文化传播效力,展现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成就。
2022年04期 No.594 58-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07K] [下载次数:4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刘社文;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推进,要求高校按照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提高治理能力。区域高校档案部门协同发展是高校档案治理能力的重要表现。针对区域高校档案部门协同发展意识不强、协同制度缺失、行为层面障碍等现状,从意识层面、制度层面和行为层面进行剖析,提出需要树立整体服务理念、做好制度远景安排和现实设计,实际工作中保障、鉴定和激励等对策,以求实现由自发到自觉的协同发展。
2022年04期 No.594 62-64+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6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辛坤;
新媒体对档案工作的信息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使档案信息逐渐步入全数字化。本文分析当下新媒体环境对档案工作的影响,从档案工作存在的不足、给档案宣传工作带来的契机、档案的保密性以及档案的收集保存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探究了新媒体时代下档案工作的发展策略。
2022年04期 No.594 65-6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8K] [下载次数:2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刘剑雄;
大数据背景下,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同时面临着新思维、新方式、新资源、新基础设施、新能力和新权益等六个方面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必须强化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协同机制,重点做好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顶层设计,建立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利益平衡,加强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全面监管,应用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现代技术,培养数字档案资源整合与服务综合人才。
2022年04期 No.594 68-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下载次数:2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陈雅雯;
档案治理是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也是当下档案事业的重点和档案学界、业界关注的热点。政府及机关事业单位作为档案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成为档案治理的权威主体。笔者从政府及机关事业单位参与档案治理的视域出发,厘清政府及机关事业单位参与档案治理的主体特征、组成要素,尝试构建其机制,以期为学界和业界提供参考和借鉴。
2022年04期 No.594 71-7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84K] [下载次数:14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田丽君;付希金;王钰;
通过对20家高校档案馆声像档案管理状况的调查,分析了当前国内高校声像档案管理现状,揭示了高校在声像档案管理上存在的重视程度不够、声像档案收集不齐全、专业人才短缺、管理工作不规范、管理系统不完善、服务效率不高、永久保存和安全存储存在隐患等问题,并分析原因,提出了增强声像档案建设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构建声像档案集成管理与服务平台、实现馆员配置专业化和专职化、健全声像档案管理标准规范、实现永久保存和安全存储高效化具体对策。
2022年04期 No.594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1K] [下载次数:2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王海燕;
边境若发生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不仅会威胁边民的生命健康,而且会影响边疆的繁荣稳定、边境的长治久安。因此,重大疫情的防控是边疆社会治理关注的重要议题之一。档案部门要在维护边境公共卫生安全、参与国家公共危机治理中发挥档案的资政功能,要在边境地区的重大疫情防控专项档案建设上做更多的探索。
2022年04期 No.594 79-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1K] [下载次数:3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蔡军;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管理工作对优质城建档案(以下统称“档案”)资源日益增长的需求同档案归档质量不高、内容不齐全的矛盾日渐突出。如何提高档案归档质量,已成为城建档案管理部门(以下统称“档案管理部门”)亟须研究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2022年04期 No.594 82-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3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刘超群;
数字孪生技术正在构成工业部门的一种全新技术环境,为产品数据档案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和应用产品。文章分析了产品数据档案在收集、管理和开发中的问题,并对数字孪生技术进行了介绍,在此基础上探索了数字孪生应用于产品数据档案管理、档案信息协同、档案智慧服务、知识共享和重用等四种应用前景。
2022年04期 No.594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6K] [下载次数:45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李聪;
电子档案异地备份能够有效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这也是构建档案安全体系的重要方法。电子档案在异地备份的过程中,应该以安全、稳定、通用和智能为基本原则,并通过多种科学管理方法,全面保证电子档案的安全性。因此,本文主要对电子档案的异地备份管理策略进行深入探究,希望能为相关档案管理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2022年04期 No.594 88-9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2K] [下载次数:2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朱明龙;于海燕;
我国戏曲艺术已形成相当成熟的表演体系,但在戏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稍显薄弱,有待结合戏曲档案本身的特点进行深入开发。本文阐述了开发我国戏曲档案资源的必要性,并探讨了戏曲档案开发与数字人文技术结合的可行性,对数字人文视域下戏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提出针对性措施,从而推动戏曲艺术的转型升级,助力我国文献遗产保护与开发。
2022年04期 No.594 91-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4K] [下载次数:8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孙姝;
融媒体时代的到来,使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产生重大变化。融媒体是推动档案信息资源集约化开发利用的载体,是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拉式战略实现的载体,也是推动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重心转变的技术支持。文章分析了融媒体技术应用对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产生的影响,并分析了档案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在融媒体背景下的优化和改进路径。
2022年04期 No.594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5K] [下载次数:3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付亚楠;蒋冠;
现代数字技术为京剧档案开发提供了新契机。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深入分析京剧档案数字化开发优势、劣势、外部机会和威胁因素,提出了深入挖掘京剧档案独特性内容,充分利用政策技术优势的S—O策略;促进开发主体多元化,依托数字化传播渠道扩大影响力,增加竞争优势的S—T策略;加强京剧档案资源数字化整理工作,建立京剧档案数字化开发组织管理体系的W—O策略;加强相关开发人员的知识技能培训,提高专业技能的W—T策略。
2022年04期 No.594 99-101+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7K] [下载次数:7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陈洪诚;李俊文;
百色起义档案文献是我国党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百色起义档案文献融入党史学习教育,可增强教育的实效性。文章概述百色起义档案文献资源,梳理百色起义档案文献开发利用现状,探讨了党史学习教育背景下百色起义档案文献资源开发利用路径,抓住机遇,提升服务党史学习教育水平;整合各馆资源,形成开发利用合力;创新展陈方式,提升观众观展体验。
2022年04期 No.594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5K] [下载次数:2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黄莉雯;
当前,开发利用广西壮族特色档案有利于为民族档案学学科发展提供素材,有利于挖掘和培养民族特色档案专业人才,有利于为广西壮族特色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知识元素。可持续发展视域下,广西壮族特色档案开发应当遵循整体性治理原则、真实性原则、产业化原则。在实践方面,可以尝试嵌入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成立跨区域的领导机构、集群化的壮族民族档案产业化策略。
2022年04期 No.594 105-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0K] [下载次数:4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王臻;
数据转型时代,安全保障是电子档案信息生命线,必须强化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工作。文章分析了电子档案信息的网络依赖性高、呈现形式复杂、共享利用便捷的特点,阐述了数据转型背景下的电子档案信息安全威胁,并提出了电子档案信息安全保障策略。
2022年04期 No.594 109-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5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2 ] - 赵洪生;
数字档案资源的安全备份,直接关系到数字档案馆建设成效与推进,云备份技术的应用,则为数字档案资源安全备份提供了新路径。文章分析了数字档案资源安全备份的路径与方法,基于数字档案资源安全备份现状与问题,分析了数字档案资源云备份优势,并提出了数字档案资源安全备份具体策略。
2022年04期 No.594 112-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5K] [下载次数:19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肖鸿强;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子档案面临着存储介质、网络恶意攻击、非法浏览等非传统因素的安全威胁,使得信息泄露、丢失,甚至被恶意篡改,严重威胁着电子档案信息安全。本文针对新时代背景下电子档案呈现的新特点,从管理学角度,对电子档案信息安全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剖析,旨在进一步增强电子档案信息安全。
2022年04期 No.594 115-1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56K] [下载次数:28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张静;
阐述了机关档案数字化的内涵与作用,针对机关档案数字化质量与安全控制的内容,提出了机关档案数字化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控制措施,为提高机关档案管理水平提供借鉴。
2022年04期 No.594 119-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6K] [下载次数:3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韩玉莹;
发审局,又称为“谳局”,是清朝中后期各省地方政府设立的一个临时性的专门案件处理机构。嘉庆年间,由于京控的扩大,各类案件纷至沓来。各省地方政府难以招架,遂设立发审局。发审局建立之后,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其案件审转程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审理过程渐趋简化。这种转变适应了各省督抚维持地方治安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快速清理积案、稳定社会秩序,但同时也对清朝原有的司法审判程序造成了相应的破坏。
2022年04期 No.594 132-134+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9K] [下载次数:11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夏婷婷;
明末清初,吏部尚书陈名夏遭到弹劾,而御史张煊是该案的关键人物。张煊因被裹挟在派系斗争的漩涡中,很容易让人对其行使的御史弹劾权的纯粹性产生质疑。故而,谭泰等人抓住这一把柄,诟病张煊挟私报复,治其诬告反坐之罪。此后皇帝为张煊平反,同时陈名夏案也成为清初皇帝调控监察权的助推剂。从理论上看,“风闻言事”与“挟私诬告”易被混淆,为避免发生此种情况,作为监察职权的行使者,要防偏私,恪操守。该案对监察官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具有启示作用。
2022年04期 No.594 135-1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4K] [下载次数:1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秦双星;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爱国新闻媒体对于大后方自贡等法院的基层司法审判以及管理具有极强的正能效应。我国的爱国新闻媒体通过战时宣传报道不断鼓舞基层司法者实践工作,其以典型的褒扬、批判方式不断影响基层司法具体实践,更激励着战时大后方基层司法运行,督导着战时基层司法审判与管理工作的发展。爱国新闻媒体发挥了积极正能作用,作出了优质贡献。
2022年04期 No.594 140-1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30K] [下载次数: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周丽艳;
解放战争时期,中共武装力量先后五次解放彰武。1945年10月上旬,中共党员韩玉玺、夏奇峰等同志率领百余人的武装力量接收彰武。1945年11月14日,阜新卫戍司令部司令兼政委吕明仁与西满军区以两个团的兵力联合攻打下彰武县城。1947年10月6日,东北民主联军第七纵队十九师和第二纵队五师,在地方武装力量的配合下,联合攻打彰武县城。1947年12月下旬,再次攻打彰武县城。1948年10月25日,人民解放军将国民党军彻底赶出彰武,彰武全境解放。
2022年04期 No.594 143-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77K] [下载次数:10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红星;陈锦;
清朝广州一口通商造就了特殊的十三行时期,西方传教士、商人、游历者留下了诸多文献记录他们的所见所闻,并以其对中国的描述重构了中国并影响了西方对中国的想象,此类“时人记述文本”可分为游历型文本、研究型文本等,具有不可替代的史料价值。
2022年04期 No.594 146-1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83K] [下载次数:2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韩玉娇;
姓名既是一种代表个人的称谓,也是代表血缘关系家族系统的称号。分析《明止堂藏宋代碑刻辑释》中所收录的193方平民墓志,并透过姓名文化的视角,从宋代平民阶层取名用字的若干特点、宋代家族生活模式以及宋代两性地位差异等方面进行论述,可发现这些普通民庶的姓名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层面,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宋代普通民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022年04期 No.594 149-1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01K] [下载次数:4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张宁宇;
侠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群体,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在西汉时期不断发展壮大,经历东汉治平时期的短暂沉寂后,最终在东汉末年的乱世环境中大量涌现出来。根据侠客身份地位及影响力的不同可以将其大致分为三种:第一种是身份较低的剑客(刺客);第二种是身份较高,出身豪族或拥有武装的豪侠(游侠);第三种是主要在边地交游并与边地民族联系密切的健侠。分析各种侠客群体在汉末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深入理解汉末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2022年04期 No.594 153-15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65K] [下载次数:2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思婷;
唐代颜师古注释《汉书·武帝纪》时将“膢五日”之“膢”解释为“貙膢”,然根据先秦至汉代的文献记载来看,“膢”与“貙膢”实为两事,一为祭祀饮食神表达对农业生产顺利的祈盼,一为借斩牲祭祖进行大规模军事演习,二者有着本质上的区别,但在两晋以来走向混淆,《武帝纪》中的“膢”当为前一种含义。
2022年04期 No.594 158-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1K] [下载次数:2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