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台世界


档案工作论坛

  • 守正创新 砥砺奋进 奋力谱写新时代辽宁档案事业发展新篇章

    <正>2023年,全省各级档案部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聚焦“四个好”“两个服务”目标任务,结合省委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的部署要求,以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以档案的依法治理为路径,以数字化战略转型为关键,全力以赴、攻坚克难,充分发挥档案工作的基础性、支撑性作用,推进全省档案“四个体系”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2024年01期 No.615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6K]
    [下载次数:4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兰台风采

  • 团结创新勇攀高峰 敬业奉献争创一流——辽宁省档案馆电子档案与信息安全部基本情况及先进事迹

    <正>辽宁省档案馆电子档案与信息安全部现有人员编制12名,部内有国家级档案专家1人、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1人,5人入选辽宁省档案专家库,主要负责推进省内电子档案接收、存储、备份、载体迁移等工作。多年来,在馆领导班子的正确领导下,部内全体同志聚焦“数字辽宁、智造强省”建设,主动融入数字社会、数字政府建设,扎根兰台、埋头苦干,创造了省内电子档案领域多项“第一”,数字档案馆、多智能化应用场景建设等多项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带动辐射作用不断彰显。

    2024年01期 No.615 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2K]
    [下载次数: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立足岗位做表率 勇挑重担立新功——张敏同志基本情况及先进事迹

    <正>张敏,女,1977年11月生,大学本科学历,法学学士学位,现任新民市档案馆馆长,2022年9月被国家档案局评为全国档案工匠型人才,2021年1月被辽宁省人社厅、辽宁省档案局评为辽宁省档案系统先进个人。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档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做红色档案资源深入挖掘与研究的传承者和奉献者主持省级科技档案项目“红色档案信息资源的挖掘与研究”并荣获辽宁省档案局优秀科技成果二等奖,

    2024年01期 No.615 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1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清代档案研究

  • 清代军督部堂及其档案

    张敏琪;

    <正>军督部堂是清末对拥有一系列兼衔的盛京将军和东三省官制改革后的东三省总督的尊称。辽宁省档案馆保存着2200多卷军督部堂全宗档案,形成时间为光绪二十四年至宣统三年(1898-1911),经统计,有各式公文及发文底稿共1.8万多件,这些档案系统反映了清末盛京地区政治、军事、财政金融、实业办理和对外交涉等方面的情况。

    2024年01期 No.615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东北抗战研究

  • 汤原游击队的建立与发展述略

    吕冬雪;

    <正>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提出收复失地、坚决抗日的主张,在东北迅速掀起了声势浩大的抗日爱国浪潮。汤原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是当时松花江下游地区(亦称下江地区)的一个中心城镇,毗邻佳木斯、鹤岗等地。中国共产党在汤原建立的中共汤原中心县委负责领导附近依兰、佳木斯、通河、富锦等地的松花江下游地区党的基层组织开展反日斗争。其中,中共汤原中心县委组织建立的汤原游击队积极开展抗日斗争,着重政治、组织、军事方面的建设,成为下江地区一支抗日劲旅,并开辟了反日游击根据地,为东北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2024年01期 No.615 13-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70K]
    [下载次数:4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辽宁大学学生优秀论文专栏

  • 2019-2023年民国档案研究述评

    刘艺伟;

    由于在时间上距离当下较近,民国档案内容丰富,保存较为完好。近年来,有关民国档案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并且涉及多个方面。文章主要对2019—2023年研究民国档案的文献进行梳理统计,对研究内容进行分析,并探究当下民国档案的研究热点和研究方向,以期对未来民国档案的研究有所裨益。

    2024年01期 No.615 16-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44K]
    [下载次数:1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特别约稿——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研究

  • 红色档案赋能文旅融合的现实之策

    黄霄羽;张一;

    本文由概念解读入手,首先梳理红色档案、赋能与文旅融合三个关键词的学术释义及政策背景,并由此分析出红色档案赋能文旅融合的关联之处。文章着重介绍了红色档案在功能深化、品牌建设以及形式拓展方面赋能我国文旅事业发展的现实策略,以较为丰富的调研案例支撑主要论点,提出可供我国各地各级档案部门参考的策略与路径。

    2024年01期 No.615 21-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33K]
    [下载次数:5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数字人文视域下红色档案文化传承理路与进路

    邓君;张子姝;盛盼盼;

    红色档案形丰价高、源远意深,是传承红色血脉、赓续红色基因、唤醒红色精神、发扬红色文化的优质资源。面对数字人文浪潮,本文在明确红色档案价值基础上,针对红色档案文化传承困境,探索数字人文视域下红色档案文化传承理路与进路,传承和传播红色档案文化,丰富公众的档案文化体验。

    2024年01期 No.615 26-2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8K]
    [下载次数:4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辽宁省档案馆红色资源的管理与利用

    杨守忠;

    辽宁省档案馆作为辽宁地区的省级国家档案馆,馆藏资源中包含着丰富的红色资源。文章对辽宁省档案馆珍藏的红色资源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对辽宁省档案馆积极开展红色资源征集、多元化开展红色资源编研、建设红色资源移动微平台的具体实践进行了详细介绍。

    2024年01期 No.615 30-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05K]
    [下载次数:13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兰台论坛

  • 全球网络信息存档的全景概览与趋势分析

    加小双;何露彤;林妍歆;王春蕾;

    互联网时代下,网络信息已成为留存珍贵信息、构筑时代记忆的重要数字档案资源。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各国相继对重要网络信息展开存档,在全球范围内形成了众多网络信息存档项目。本文采取网络调研法,广泛搜集已有的网络信息存档项目资料,进而分析全球网络信息存档在时空、主导机构、项目级别、建设内容四个维度上的分布特征及历时变化,以描绘全球网络信息存档全景,从中发现网络信息存档的深层发展逻辑及未来发展趋势。

    2024年01期 No.615 33-3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47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建设的不足及优化路径研究

    贾梦楠;

    随着数字经济快速发展,档案信息化建设不断深化。国家档案局依照“一网查档,馆际联动”的建设理念,建立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为用户提供线上跨省查档用档服务。目前,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正处于建设初期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在资源供给、数字化、网络安全等方面尚存在一定的欠缺。基于此,笔者从科学开展民生档案资源整合、加快推进档案开放审核流程、依托成熟信息技术、优化工作人员结构等方面提出全国档案查询利用服务平台建设建议,以期为平台建设完善、推广应用提供帮助。

    2024年01期 No.615 39-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3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我国档案文化抖音传播现状及发展策略

    周雨晴;

    在这个新兴的媒体时代,档案文化传播途径也变得丰富,目前抖音平台已成为档案文化传播的新阵地。本文通过调研我国档案馆抖音号的文化传播现状,发现存在传播内容素材单调、传播用户互动欠佳、传播社会影响力低、传播形式单一等一系列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优化档案文化传播内容、加强用户互动、建立多方合作关系、丰富档案文化传播途径等四方面优化策略与建议。

    2024年01期 No.615 43-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74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基于档案专题展览视角的军工文化传承路径

    李梦瑶;

    全国各界要借助文化的物质载体达到传播目的,档案无疑是最直接的历史记录。立足高校档案资源,促进军工文化传承,不仅可以坚定文化自信,而且可以凝聚高校发展的精神动力。基于此考虑,近年来,南理工档案馆通过档案挖掘、主题确立、知识诠释、艺术实现、档案利用,打造了一批史料翔实丰富的高品质展览,积极助力高校军工文化传承。

    2024年01期 No.615 48-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5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背景下重特大事件档案收集研究

    刘继兵;

    重特大事件档案是党和国家组织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历史记录[1]。随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档案资源在国家治理资源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做好重特大事件档案的收集工作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同时重特大事件因其突发性、复杂性、多元性给档案收集工作带来诸多困难。本文从制度维度、内容维度、主体维度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了收集对策,以期为做好重特大事件档案的收集工作提供参考借鉴。

    2024年01期 No.615 51-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7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档案学概论》课程思政建设研究

    向立文;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一种教育理念与实践活动。本文以《档案学概论》课程为例,在分析该课程思政现实意义与育人目标的基础上,从顶层设计、思政元素、教学方法与技术应用四方面提出《档案学概论》课程思政的推进路径,以期为档案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615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2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数字兰台

  • 项目管理视角下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实践研究

    刘云霞;魏学江;朱祥玉;张艳;

    从阐述项目管理理论应用于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出发,将项目管理理论与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实践相结合,从职能管理要素和过程管理要素两方面出发,构建项目管理视角下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项目管理框架,梳理工作实践进行反思,为高校干部人事档案数字化工作提供借鉴。

    2024年01期 No.615 60-6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1K]
    [下载次数:2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面向智慧档案馆的档案数据治理研究

    吴金成;康思本;李利娟;

    智慧档案馆建设通过交互操作、模型构建、技术引进和接口规范等为档案数据治理提出参考框架、能力评估、治理模式等业务标准,为进一步研究智慧档案馆模式下的数据治理态势,提出档案数据治理的新契机和设计思路,从品牌价值、改善服务格局、安全全景探究等方面论述智慧档案馆与数据治理相互融合的可达性,最后从前期规划、协同共创、战略转型、素养提升四个方面完善档案数据治理的可行策略,以期为业界数据服务标准化和应用指南提供借鉴。

    2024年01期 No.615 64-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25K]
    [下载次数:27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智慧档案视角下医院档案资源整合路径研究

    崔永欣;古淑婷;

    现代化医疗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环境的提升改善,使得智慧档案成为继数字化档案后新的发展方向。国内公立医院档案资源冗杂分散、数字化档案利用率不高,作为智慧档案发展的重要载体,医院档案资源整合对医院精细化运营管理和品牌形象塑造的作用日益凸显。当前重在理清医院档案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影响因素,以智慧档案发展视角积极探索整合路径,助推医院档案管理工作融入医院信息化资源高质量建设,创新医院档案管理服务新方式。

    2024年01期 No.615 69-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10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公共档案馆移动有声App平台主播账号运营调研——以喜马拉雅为例

    吴尚谕;陈瑞祥;

    移动有声App平台已经成为人民群众开展有声阅读活动的重要途径。公共档案馆作为实现全民阅读高质量发展和增强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力量,理应利用移动有声App平台拓展有声档案阅读服务。文章以公共档案馆移动有声App平台主播账号为调研对象,以喜马拉雅移动有声App平台为调研平台,探析各公共档案馆喜马拉雅主播账号的运营现状并提出相应优化路径,以期为公共档案馆移动有声App平台主播账号健康发展提供助益。

    2024年01期 No.615 73-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8K]
    [下载次数:14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研究探索

  • 智慧校园背景下校史馆参观预约系统设计实现

    李辰辰;宁燕子;

    随着高校智慧校园的大力推进,带动了高校“一网通办”智能型服务平台的建设。以辽宁师范大学校史馆为例,提出建设基于高校“一网通办”的校史馆参观预约系统,实现校史馆在线预约,提供一站式智能化服务。通过分析系统的必要性及优势,详细阐述了系统用户需求、功能设计、业务流程和实用成效,从而提升师生校友的参观服务体验和满意度,发挥高校校史馆文化育人功能,完善学校“一网通办”智能服务大厅,推动高校智慧校园的实现。

    2024年01期 No.615 77-8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2K]
    [下载次数:5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字人文视域下档案职业转型探析

    孟歆;

    首先简要回顾了数字人文在我国档案领域的研究现状,紧接着论述了开展档案职业转型的必要性和转型条件,最后从职业定位、内容构成、从业者素质三方面探讨了档案职业转型的构成要素,提出要转变观念,在推动人文研究、促进知识生产中充分发挥档案优势,突出档案特色,促使档案职业从档案保管者向人类记忆的守护者、档案知识内容的发现者、档案知识传递的导航者等方向转型。

    2024年01期 No.615 81-8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04K]
    [下载次数: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0 ]
  • 新媒体环境下档案学人才培养策略探讨

    黄文君;

    随着新媒体技术发展,档案学人才培养面临着缺少新科技支持、创新性教学资源缺乏、教学模式单一的困境。在新媒体环境下,档案学院校应改革课程设置,引入新技术、新理念,完善教学模式,大力推进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加强与国内外先进技术的交流,丰富教学资源,提高师资力量,指导学生发挥更大的创新潜能,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提高档案学人才的培养水平,充分发挥档案学在新媒体时代的作用。

    2024年01期 No.615 85-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88K]
    [下载次数:7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高校年鉴编纂实践与思考——以《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年鉴》编纂为例

    曾子玲;

    高校年鉴是全面记载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年度史料性文献,是汇集学校全年主要工作情况的资料性文件汇编。本文首先简述了高校年鉴编纂的含义、现状与重要意义,再从成立编委组织机构、确立年鉴编纂框架体例和编纂规范化要求三个方面分析了《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年鉴》的编纂现状。最后结合实践,从构建完善的高校年鉴编纂制度、优化高校年鉴撰写内容的收录和创新高校年鉴编纂思路三个角度对高校年鉴编纂工作展开新的思考。

    2024年01期 No.615 88-9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24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科学管理

  • 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以CRAFT项目为例

    陈洪莲;韩效锋;罗丽明;陈俊凌;

    档案信息化建设是档案工作走向开放和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CRAFT项目为例,从需求分析、系统模块设计及权限控制等方面总结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的主要思路、原则和经验,并提出系统完善优化的思考和建议,为今后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电子档案管理系统建设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615 93-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70K]
    [下载次数:1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长三角地区高校档案工作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张蓉;

    在长三角地区民生档案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趋势下,高校档案正逐步突破时间、空间、观念的限制,实现高校信息资源共享、优质资源互联互通。文章阐述长三角地区高校档案工作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研究背景,全面分析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实现条件,探索长三角地区高校档案工作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路径。

    2024年01期 No.615 96-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5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数据时代档案管理方式的转变

    张蕊;

    数字档案管理方式转变提升了档案信息活力,提高了档案服务能力。大数据时代创新档案管理工作方式,必须建立现代化档案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加快推动数字档案管理,深入挖掘档案价值,建立大数据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建立智慧档案服务平台,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2024年01期 No.615 99-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1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航天产品档案单套制管理策略研究

    林艳艳;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现有的航天产品档案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制约因素。电子档案“单套制”管理模式是解决当前困难的有效方式之一。文章介绍了现有的航天产品档案管理模式,分析了航天产品档案“单套制”管理的优势,提出了实施航天产品档案“单套制”管理的相关策略:转变观念,提高认识;建立制度,构建体系;明确“单套制”管理范围;稳步推进,开展试点;提升技术支撑,推进数字档案馆建设;降低风险,做好备份。

    2024年01期 No.615 102-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6K]
    [下载次数:9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开发利用

  • 高校利用自身资源承接档案服务外包项目的可行性

    李本强;

    高校可以通过整合自身资源,对外承接档案服务外包项目来拓宽其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和对外交流合作工作,同时还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创收。通过市场需求、法律法规、承包资质等方面进行调研与分析,论证了高校通过自身努力承接档案服务外包项目的可能。

    2024年01期 No.615 105-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1K]
    [下载次数:6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AI+档案利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智慧档案馆利用服务和效能分析

    周美玲;

    传统档案馆向智慧档案馆转型是人工智能时代的必然选择,文章中以人工智能技术为切入点,论述了人工智能技术对智慧档案馆利用服务的变革性作用,重构档案馆利用服务的信息化技术生态结构,在此基础上,结合AI+智慧档案馆利用服务的特点提出档案利用服务效能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维度,初步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框架,为智慧档案馆测评人工智能技术在利用服务中的效能提供参考。

    2024年01期 No.615 108-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94K]
    [下载次数:50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档案治理视域下名人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研究——以苏州为例

    宋宇新;冯宇松;王芹;

    名人档案资源对我国档案事业及社会文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档案治理工作推进背景下,梳理名人档案资源,加强对其开发利用,提高档案工作水平已成为档案部门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苏州名人档案资源及其治理现状的分析,发现苏州地区名人档案治理在资源收集、治理主体、利用方式和产品开发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名人档案资源开放与利用的推进策略:加大征集力度,完善名人档案规章制度、多主体合作交流,实现多元协同共治、富媒体技术应用,提升智慧治理效能,“以人为本”开发名人档案产品。

    2024年01期 No.615 112-1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9K]
    [下载次数:3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社交媒体环境下档案信息服务研究

    李双双;

    社交媒体的应用能够实现档案信息的实时更新,强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推动档案事业的高质量发展。从社交媒体的开放性、多元化和具有大量档案价值的记录三方面优势出发,对社交媒体环境下的档案信息整合服务、推送服务、知识服务、检索服务、宣传服务五个方面的服务方式进行研究,分析其对开展档案信息服务带来的积极影响。

    2024年01期 No.615 116-1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20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图书情报

  • AI新时代对智慧图书馆服务的挑战

    徐风帆;

    AIGC(AI generated content)的发展颠覆了内容生产行业,也促使社会各行各业的发展产生转型。Chat GPT的出现则标志自然语言处理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已经成熟。探索AI新时代对智慧图书馆的挑战和应用,对于图书馆的智能化转型具有深远意义。文章针对智慧图书馆的服务升级提出以下两个观点:增强数据分析能力和加强智慧馆员队伍建设。另外,深入讨论了关于Chat GPT等产品的出现,对于智慧图书馆服务升级带来的启示。

    2024年01期 No.615 120-1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0K]
    [下载次数:3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数智时代智慧图书馆建设策略

    阚丽红;苏冬冬;赵琳;

    文章从智慧图书馆建设的技术支撑、资源基础、空间建设趋势、核心动力、终极目标五个角度探讨智慧图书馆体系架构,提出了要从结合智慧图书馆建设目标制定战略规划、立足实际放眼未来建设高适配度智慧图书馆管理服务平台、根据智慧图书馆建设需求强化技术支撑、加强馆员队伍建设培养新型智慧馆员四个方面进行智慧图书馆建设的基本策略。

    2024年01期 No.615 124-1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8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档案春秋

  •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抗日斗争活动分析

    周成龙;

    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投身于抗击日本侵华的最前线,是中华民族抗日斗争的先锋力量。中共满洲省委于1927年10月正式成立,将守护东北地区人民群众安全作为组织目标,并致力于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迫害,为此进行多样化的革命斗争工作。主要研究了九一八事变后,中共满洲省委所组织领导的东北地区学生、工人及农民群体进行的武装抗日斗争活动,并进一步分析了抗日斗争活动对推动东北地区争取民族独立、抗击日本侵略斗争的作用及意义。

    2024年01期 No.615 129-1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8K]
    [下载次数:1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士绅在官与民之间所发挥的“联接”作用及原因

    卢宥玮;

    清代士绅作为官与民之间的中介力量,在承担大量社会职责的同时满足了官与民的实际需求。由于清代社会结构等级分明,官与民之间难以实现有效沟通与联系,士绅通过参与地方各项事务紧密联系、积极接触了官与民,不仅维持了官与民之间关系的稳定,还将存在“隔阂”的两个阶层紧紧“联接”在了一起。士绅之所以能够在官与民之间发挥“联接”作用,一方面与士绅的数量、分布、特权、收入有关,另一方面清代县级以下存在行政真空且地方官员“量少力微”,为士绅提供了活动空间。

    2024年01期 No.615 132-13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11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伪满洲国初期的黄金走私问题

    陈李君;

    伪满洲国的黄金走私始于国民政府改订新约运动后的关税提升,兴于日伪策动的华北走私。黄金走私最主要的原因是朝鲜、伪满、天津等地的黄金价格不一致,导致走私者有很大的利润可图。走私者借助陆路、海路等途径从朝鲜、伪满洲国走私黄金。黄金走私促使日本加大了对伪满洲国的黄金统制与金矿开发力度,加速了其对东北黄金资源的掠夺。

    2024年01期 No.615 136-139+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9K]
    [下载次数:9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略论西汉清正廉洁的官吏黄霸

    郝家兴;

    黄霸的为官经历可谓丰富,他从最基层的小吏做起,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最终升任丞相一职。他为官期间,勤政廉洁。在中央担任廷尉正时,他认真履职,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案件,做到了公平执法。在主政颍川期间,他十分关心百姓疾苦,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实地调研,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在此基础上,采取一些有益于民生的措施,多管齐下,多头并进,既发展了经济,改善了百姓生活,又使人们的道德修养得到提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尽管他在丞相任上表现平平,但这无法掩盖其在地方上突出的政绩,将其作为西汉地方官的典型代表,是符合历史实际的。

    2024年01期 No.615 140-1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52K]
    [下载次数: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史料研究

  • 《白虎通义》称谓考述

    付琳;黄威;

    《白虎通义》一书历来认为有《白虎通》《白虎通议》《白虎议奏》《白虎通德论》等异称。然而其中存在误解,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实际情况当为:《白虎通》为略称,《白虎通议》中“议”为误记。这两者与《白虎通义》为同书异名的关系。《白虎议奏》为白虎观会议之后形成的上呈皇帝的会议记录。《白虎通德论》是为白虎观会议所作的赞颂之文。古文献中记载的《白虎议奏》《白虎通德论》与《白虎通义》并非同书,而是原始记录、赞颂文与述经著作的关系。

    2024年01期 No.615 145-1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33K]
    [下载次数:2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从档案中寻觅清代皇帝的东巡之路

    刘鸿臣;

    沈阳史称盛京,在清代,盛京是“龙兴之地”,是清朝满族统治的大后方,有清帝先辈的旧宫、陵寝,更有皇室经济来源的皇庄等,备受清历代统治者重视。通过历史档案中关于“清帝东巡”的相关记载,重走“清帝东巡”之路,探寻辽宁满族地域特色文化。

    2024年01期 No.615 151-1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23K]
    [下载次数: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晚清官员军功汇保程序探析

    李伟杰;

    汇保作为一种奖励劳绩的保举方式,在选拔、奖励官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清代官场产生了深远影响。到了晚清,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清政府对汇保程序进行了一定程度放松,由此也对晚清官场和人才任用产生了巨大影响。

    2024年01期 No.615 154-156+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1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明代四川地区宗室犯罪行为研究

    孟旭;

    明代自开国以来便在地方上实行“封王建藩”的政策。受封于成都的蜀藩,作为四川地区的唯一宗藩,对四川地方社会方方面面产生了重要影响。蜀藩宗室所代表的明代宗室群体,其拥有在政治与法律上的双重特权,导致其犯罪行为时有发生,这些犯罪行为涉及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宗室内部等各个层面,对明代四川地方社会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2024年01期 No.615 157-1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04K]
    [下载次数:1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友言在先

    黄霄羽;

    <正>红色档案是赓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的重要文化资源。我国各级综合档案馆的红色档案数量巨大且各具特色。红色档案不仅是我国档案馆充分发挥“存史、资政、育人”职能的重要资源基础,其开发利用也成为国内档案学界近些年的研究热点之一。为促进红色档案资源开发利用的理论研究与实践进展体系化、规范化,更好地服务于学科进步、专业迭代、事业高质量发展,我们有必要对红色档案资源开发的对象范围、技术路径、场景应用等重点课题分别探讨,

    2024年01期 No.615 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69K]
    [下载次数:6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连大学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顺利通过评价

    杨晨岑;

    <正>日前,大连大学示范数字档案室建设试点顺利通过国家档案局专家组评价验收,成为东北地区首家获此殊荣的单位。大连市档案局大力加强数字档案室建设,推荐大连大学申请创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室”,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大连市档案工作“十四五”规划,多次赴大连大学实地指导,组织专家召开会议,

    2024年01期 No.615 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1K]
    [下载次数: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大连市档案馆出台《大连市档案馆全宗卷管理办法》

    吴丽娜;

    <正>为规范馆藏全宗卷管理,实现全宗卷管理制度化、规范化,提升档案馆基础业务建设水平,2023年12月25日,馆务会研究通过《大连市档案馆全宗卷管理办法》。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大连市档案馆结合国家档案局开展的全国副省级以上综合档案馆业务建设评价,以及本馆确定的“档案基础业务建设年”,以“补短板、强弱项、解难题、重实效”为导向,

    2024年01期 No.615 6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59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下载本期数据